笔趣阅 > 历史小说 > 大明第一臣 > 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,你要努力
  朱元璋深深吸口气,叹息道:“过去总觉得人口滋生,土地不够,非要往外开拓,占了更多的地盘,也就好了。可现在真正开始动手了,却又瞻前顾后,觉得移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先生,你说咱们俩是不是有点可笑了?”

  张希孟反而笑道:“这么多年了,难道主公觉得,天下间有什么事情是容易做到的?干什么事情,有利有弊,有弊有利,互相纠缠,难以言说清楚。这是治国的难,也是治天下的趣味所在,全看主公怎么想了。”

  老朱朗声大笑,“不管怎么想,往外走是必须的,而且往外面走,不光是人出去,心也要出去,华夏的魂儿,更要出去!”

  张希孟猛地一振,他意识到,老朱已经确实掌握了精髓。

  海外移民就是这样,不可能包办一切。

  如果派出兵马,打下土地,把人迁过去,再安排官吏,治理地方,派兵保护,有什么事情靠着朝廷裁决。

  这么干,不出十年,就能拖垮大明的财政,顺利把对外开拓,做成一个亏本的生意。

  经营海外,肯定不能和中原一个方法。

  对待外面,必须因地制宜,能商则商,能农则农,能矿则矿,能牧则牧……反正什么适合,就做什么。

  首要的一点,是要有收入,能先站稳脚跟。别给大明添麻烦。

  毕竟你们已经是出海的孩子了,就不能事事都靠着大明,朝廷也不能像一個奶妈子似的,成天照顾你们。

  可话又说回来,如果一脚踢出去,什么都不管……这些移民又会怎么样?

  他们失去了依靠,又很弱小,即便他们勤劳,聪明,能赚钱,比那些土人厉害多了。但这些人也一时掌握不了权力,就只能依附当地的土著。

  混的好点,就成了豪富,混的不好,就沦为韭菜。

  但不论好坏,由于出海的刹那,就隔断了中原的联系……这些移民,除了和中原百姓长相差不多之外,其他的方面,只会渐行渐远,几代之后,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子了。

  所以对外移民,还要保持一定的控制,让他们时刻感受到大明的存在,体会到大明的力量。

  唯有如此,才能保住对待大明的敬畏和忠诚。

  因此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,不定期巡逻海疆……这可不只有大明的近海,还有其他的海域,一切关键的水道,都需要大明存在。

  不为了别的,一杆大明的旗号飘扬在那里。

  船队在,武力在,国威就在。

  没有足够的武力,作为支撑,谁会听你的?

  所以向外开拓,绝对离不开一支强悍的海军。

  自从除掉了廖家和俞家之后,朱元璋亲自主持,以常遇春督造船只,刘家港船厂全年无休。

  经过了这几年的筹备,大明已经拥有了上千艘各式帆船。

  组建了一支强悍的海军。

  就是靠着这支船队,常遇春才大杀四方,迫使倭国将怀良王送到了大明。

  接下来,向北,向南,只要商船队触及的地方,都要有海军船只存在。

  三个月,五个月,一年半载,必须巡视一圈。

  这也是郑和船队不断下西洋的原因所在。

  这一支庞大的船队,就是大明的威严。有了不断南下的船队,才有万邦来朝,才有海上的贸易繁荣。

  靠着源源不断的收入,才有了历史上永乐朝的种种壮举!

  当郑和船队停下来之后,武力不在了,大明就很快退出了海上商路,将贸易的主导权,拱手让给了西夷。

  所以对海上商路的掌控,是海外开拓的第一步。因为只有武力作为基础,才有后续的一切。

  建立在武力之上的第二层,自然就是贸易,就是利润!

  因为只有利润,才能牢牢绑住每一个人,才能滋养武力,让船队变得更庞大,武力更雄浑。

  武和利就是哼哈二将。

  二将之上,还有一个头脑,那就是文明!

  也就是老朱所讲,要把华夏的魂儿延伸出去。

  学堂,庙宇,祠堂,这一整套东西,都要送出去。www.xbiquyue.com

  “先生,咱准备亲自送送乡亲,没有别的,咱给他们一抔家乡的土,分一炷祠堂的香,让祖宗保佑他们,顺利出海!”

  张希孟连连赞叹,“主公想得周到,这个办法确实很好。”

  老朱笑道:“既然如此,先生要不要也跟着咱去一趟刘家港,送他们出发?”

  张希孟稍微沉吟,随即就道:“主公,我倒是想去,不过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,我打算写篇文章。”

  老朱笑了,“先生,你可有很长时间没写东西了,必是妙文!”

  张希孟道:“也就是关于对外开拓的一点想法,略作对比罢了。”

  张希孟说得客气,但是以他的身份地位,任何文章,都会带来巨大的反响。当然了,张希孟也不会砸了自己的招牌。

  他确实要用心写这篇文章,把对外开拓的事情,讲清楚,说明白。

  其实对外开拓的核心在哪里?

  是不是把人送出去就行了?

  或者就是开阜通商,做生意赚钱?

  张希孟觉得这都不是对外开拓的真意。

  首先,对外开拓,既然是走出去,就要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,如果谁敢不听,就举兵讨伐,严惩不贷!

  根据这一条标准,纵观整个中国历史,真正的对外开拓,其实不多。

  抛开先秦的分封诸侯,严格算起来,只有两次。

  依次是汉武帝通西域,一次就是郑和下西洋。

  汉武帝刘彻,从某种程度上,代表了历代帝王,文治武功的一个巅峰。

  他为了对付匈奴,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历经十二年,张骞返回,大月氏不复当初,按理说寻找盟友的原定目标已经错过了。

  但是汉武帝并没有就此打消念头,而是继续派遣兵马使者,经略西域,并且设立西域都护府,派兵驻扎!

  这一点非常重要。

  正是有了驻军,西域诸国,才要听从大汉的号令。

  丝绸之路的东段,牢牢掌握在大汉手里。

  而且汉人还不满足这些,派遣使者,继续向西,甚至要寻找所谓的大秦。

  这种把商路置于自己掌握之下,努力进取,不断开拓的精神,才是大汉留给后世的最宝贵财富,最珍贵精神。

  同样的,历史上永乐朝七下西洋,派遣庞大的船队,不光是大明的近海,包括印度洋,都纳入了掌握。

  海上丝绸之路,悉数归于大明掌握。

  有不服管教的,立刻派兵讨伐,三宝太监,也是灭国无数的狠人,只不过这些国家在大明的眼里,和一个个的村子差不多罢了。

  没有武力保驾护航,不能掌握制定规则的权力。

  这样的向外发展,根本算不上开拓,只能是被动打开国门。

  张希孟不吝笔墨,盛赞大汉之后,不由自主就把鄙夷的目光落在了赵宋身上。

  苍天原谅,张希孟真不是要黑大宋朝。

  只不过他纵观历史,想要找一个反面教材,而且大家还比较熟悉的,那一定是大宋。

  没办法,赵家人的拉胯,根本没救!

  众所周知,赵宋对外贸易也很发达。

  甚至发达到了倭国派遣女子,来到大宋春风一度。

  很多人提起这事,都觉得特别骄傲,那叫一个自豪。

  只不过要想真的成为壮举,被后人敬仰,不该是主动出兵,跑去倭国,播撒后人吗?不愧是赵宋的男人,就是喜欢被动的。

  这还只是北宋的光荣事迹,等到了南宋,就更丢人了。

  其实南宋以半壁江山,坚持一百多年,财政收入十分丰盈,海外贸易贡献极大。

  泉州等地,都是当时著名的港口。

  如果赵宋是有出息的,那就发展海军,掌控航路,牢牢抓住贸易的红利……要这是能做到这一步,没准赵宋还能推了金国,报仇雪恨。

  可接下来的问题就搞笑了,赵宋根本没控制住海上航路,反而把本土泉州的控制权,拱手让给了胡商。

  等蒙古人杀进来的时候,赵宋皇室逃到了泉州,险些被团灭。简直是千古笑柄,丢人到家!

  这种开放国门,通商贸易,又有什么意义?

  不能主动掌握贸易权力,不能控制商路,没有强大的武力,保驾护航。

  还真不如关门闭户,老老实实过安稳日子呢!

  张希孟总结不同,最后做了干净利落的总结。

  对外开拓,必须学习汉朝。

  主动打开国门,主动控制商贸,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规则!

  绝不能是被动开门,不能把贸易权力交给别人,不能受制于人。

  张希孟很明白讲清楚,过去大家伙担心对外经商贸易,对外移民,会产生种种问题……这些担忧,归根到底,都只是一个问题,那就是不能掌握贸易主动权。

  就这么简单!

  比如很多人觉得,向外移民,损失劳力,会影响粮食赋税……可问题是他们人到了海外,能得到百倍土地,能产出更多的粮食。

  顺利运回来就是了,足以填补那点损失。

  之所以会担心,就是因为不掌握贸易主动权,没法把粮食运回来,人走了,那就是单纯的损失。

  张希孟最后甚至毫不留情调侃了一句……大明之所以对粮食安全有疑虑,完全是对大明海军的不信任!

  常遇春,你要努力!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“沈兄!”

  “嗯!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笔趣阅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第一臣更新,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,你要努力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xbiquyue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