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阅 > 历史小说 > 大明皇长孙 > 第461章:朱英的应对
  “好,好一个沐春,果有其父之风,看来西南交给他,当不会让咱失望。”

  早朝之上,边关急报,现任西平候沐春,率领二十万大军,大破麓川,阿瓦,孟艮三国联军,所有失地已经收回。

  目前请示朝廷,是否继续进军。

  听到这样的消息,之前有弹劾西平候沐春的文官们,尽皆是低头不语。

  而五军都督府这边的武官们,一个個兴高采烈。

  沐英之子沐春,多数的五军都督府的武官们,都是相熟的,像是傅友德,曾经打云南的时候,就是跟沐英一起。

  当时的沐春便已然跟随从军。

  沐春在沐英的教导下,对于傅友德等人,自然是以叔伯相称,关系亲密。

  况且沐英作为朱元璋义子,也属于淮西勋贵武将集团的一员,曾经太子党核心,虽说而后镇守云南,交际少了,但关系摆在那里。

  “既然西平候胜了,接下来关于对于三国的处置,诸位爱卿便就聊一聊,是接着打下去,还是让三国作些赔偿。”

  朱元璋接着开口道。

  话音刚落下,户部右侍郎傅友文,便是傅友德的堂弟,便就上前一步说道:“臣请奏。”

  朱元璋道:“准奏。”

  傅友文道:“臣认为,麓川多次反叛,心思不良,其王室受我大明恩惠,不知感恩,当以镇压为主。”

  “此番联合其他两国,欲趁我大明对外征战时,趁机侵犯,可见其脑后反骨横生。”

  “如今掌管麓川国者思任法,野心勃勃,即便是黔宁王先前定边之战,破其元气,依然没有半分真心实意臣服的道理。”

  “不若大军直上,取其国都,撤其王室,另立新王,为我大明之敕封。”

  “如此方可是长治久安,麓川国不敢再犯。”

  听完傅友文的上奏之后,朱元璋没有表态。

  片刻后,兵部左侍郎陈思道出班道:“臣请奏。”

  朱元璋道;“准奏。”

  陈思道作揖:“臣认为傅侍郎的想法,过于激进了一些,如今我大明起兵五十万征讨倭国,耗费极大,目前尚无可见收益之处。”

  “现如今倭国战事虽说一帆风顺,但缺粮甚为严重,近日已有大量粮饷上船运送,对于我大明国库负担不小。”

  “麓川,孟艮,阿瓦三国,虽有趁火打劫之意,但已经被西平候一举平定,此刻若是再行征伐,损耗过大。”

  “单说云南一地,极为辽阔,各方土司也并未彻底稳定,偶有叛乱。”

  “倘若西平候一路得胜,倒还好说,但若有半分不顺,西南境内有所不服土司,定然不甘心臣服,从未再生叛乱。”

  “如此这番,大军南下,西南境内空虚,极其容易境内不稳,届时大军回返便是前功尽弃,若是不返,又难以镇压,处于进退两难之地。”

  “况且麓川,阿瓦,孟艮三国之所,山林密集,稻田极少,加之水汽颇高,不适宜高产作物,二十万大军所需之粮,依赖云南屯田,恐难满足,届时只能朝堂国库运粮,空耗国库。”毣趣閱

  “是以臣认为,可停征伐,当以稳定云南为主,如果云南疆域广阔,西平候一力镇之,已然是有些勉强,如若疆域再行扩大,怕就有些难以维持了。”

  陈思道的话,自然也得到了不少文官的认可。

  关键在于最后一句。

  现在云南的军政大权,都掌控在沐春一人的手中,虽然只是侯爵,但跟云南王实际上已经没有了什么区别。

  对于兵部来说,现在云南一省,早就不再掌控之中,几乎所有的调令,都是云南这边,或者说沐王府自行决定。

  朝廷对于云南一地,权力已经降到了极致。

  尤其是现在沐英已死,继承的是沐春。

  曾经的沐英是陛下义子,自然没什么好说的,但沐春可不是,谁能保证他没有野心了。

  从目前的情况上来看,沐春的二十万大军,不说征伐三国,打下麓川是问题不大的。

  但这就使得沐王府的权势,得到进一步的扩大。

  云南地处边关,疆域广阔,再行扩大之后,那兵马人口,就更多了。

  一路臣服还行,倘若有不臣之心,对于大明而言,可谓是一场灾难。

  随着户部右侍郎傅友文,兵部右侍郎陈思道的上奏结束后,奉天殿就开始热闹起来。

  不断有官员上奏,或是赞成,或是反对。

  其中的焦点,都是围绕在战和不战之见开始分析其中的利弊。

  看到这一幕,朱英心中有些感叹。

  当皇帝,是真的不容易。

  就目前的双方论点来说,是完全看不到差距的,可谓是各有道理,很难说一方能够彻底压倒一方。

  而事情最后,进行最后决定的,自然就落到了皇帝的身上。

  哪怕是朱英,也不敢说到底哪方的选择,是完全正确的。

  像是有些历史上,才能比较平庸的皇帝,这个时候做出选择,谁又能知道对错呢。

  一些看似昏庸的决定后面,指不定也有着其当初的道理所在。

  朱元璋抬手,旁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刘和,立即朗声道:“肃静!”

  奉天殿的讨论声,便就此安静下来。

  朱元璋开口道:“大孙,关于这件事,你是如何想的。”

  朱英就知道,老爷子肯定要问到自己的身上来,也算是一种考验吧。

  朱英回道:“孙儿认为,打还是要打的。”

  朱元璋没有反驳和赞同,问道:“大孙,说说你的看法。”

  朱英点点头,分析道;“傅侍郎说的没错,关于麓川国,已然有多次反叛,显然暗藏不臣之心久矣,但凡有任何的机会,都会立即行叛乱之举。”

  “此番联合其余两国出兵,显然并非是临时起意,而是筹谋已久。”

  “即便这次不打,往后的倘若我大明有任何机会,也会再次叛乱,由此看来,麓川王室,已然成为狼子野心之辈。”

  “所以孙儿认为该打,且不当是麓川,孟艮也不能放过。”

  听到这话,朝堂中一片哗然。

  即便是主站的傅友文都没有想到,太孙殿下不仅要打麓川国,还要打孟艮国。

  朱元璋也皱眉道:“同时征伐两国,这给西平候的压力就很大了,倘若不顺,便就有些麻烦了。”

  朱英作揖回道:“孟艮国度狭小,不过麓川两成疆域大小,麓川国主导此次犯我大明之事,更向其后阿瓦借兵。”

  “便是如此,也仅仅不过十万余兵,由此可见,麓川艮两国,如今国力并不旺盛。”

  “且这番西平候大破三国之兵,气势正弘,麓川孟艮国内,必然是一片混乱。”

  “红河自南而起,途径麓川,孟艮,澜沧,安南四国,如今安南境内,有我大明五万精锐,可前后呼应,牵制澜沧。”

  “孟艮小国,便就三万兵,足以直入其都,改天换地。麓川也无须十多万将士,便是有个八万军,趁此得胜之机,自当可势如破竹。”

  “西平候无须亲上,领九万兵回转云南,以稳境内。”

  “取下两国之后,废其王室,另立新王,我大明行军之钱粮,尽皆由两国负担,无须一次拿出,可分十年,二十年,每年缴纳。”

  “两国国内之兵,实行我大明卫所换班制,入云南操练,屯田,数年置换。”

  “亦可提拔云南土司大族青年才子,入两国任职文武官员,加以掌控,缓慢渗透。”

  “两国新立之王,则由我大明敕封,敕封之时,当来以京师觐见方可。”

  “以我京师之繁华,震慑其心,以我京师之军力,震慑其神,如此当可灭其不臣之心。”

  朱英的话说完,朝堂之上,一片宁静。

  这种新奇的方式,是当今大多数的官员,从未有想过的。

  在很多官员看来,对于化外之国,无非就是纳入大明,或者让其朝贡大明。

  但是太孙殿下的方式,截然不同。

  虽说没有纳入大明,但是从各方面,已经把其彻底架空,而后一系列的安排,更是会逐渐加强掌控。

  朱英的这种做法,便就是基于去军事化,而后加以教化为主。

  类似于殖民的手段,但又不完全相同。

  像是麓川,孟艮,包括澜沧,安南,目前还有着奴隶制的存在,和大明现在的情况,很是不同。

  朱英要做的,便是用大明如今更为先进的制度,文化,进行一个蚕食。

  朱元璋听完之后,笑着说道;“大孙的法子,很是不错,诸位爱卿,可是有什么想法,或者是加以补充的。”

  下面的官员们听完,哪还有什么说法可言。

  陛下都已经这么说了。

  随即,各路官员尽皆开始上奏。

  “太孙殿下的法子,当真是让微臣得以开眼,与方才之争夺对比起来,尤为可笑。”

  “太孙殿下果真是才思敏捷,臣万万不如也。”

  “此番对策,即可安云南境内稳定,亦可收拾两国不臣之心,如此上策,微臣便是想破了脑袋,也是想不出的。”

  一波波的夸赞,接连不断,在这种好事上面,没有谁会吝啬两句赞美。

  朱元璋也是高兴的点头。

  毕竟大孙的这些安排,确实是非常不错。

  其实在这个事上,还有一个点,便是沐王府的忠心问题,朱英并没有去提及。

  他自然是知晓的,历史早已见证沐王府的忠诚,即便是传承近三百年,云南在沐王府的掌控下,一直都是非常的稳定。

  而且沐王府对于大明的忠心,也从未有过任何的改变。

  在去掉是否忠心可靠的问题后,事情自然就变得简单起来。

  “既然众位爱卿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见,那便就按照大孙的法子,就此定下吧。”

  “兵贵神速,着兵部立即拟定文书,八百里加急传至云南。”

  朱元璋一锤定音道。

  兵部尚书茹瑺,躬身作揖道;“臣遵旨。”

  早朝结束后,华盖殿内。

  朱元璋问道:“大孙,你就这么放心沐春对咱大明的忠诚吗。”

  这是朱元璋的疑惑。

  对于沐英,自己的义子,朱元璋一直是非常的信任,所以才会把整个云南都交给他。

  但是大孙如此,就有些奇怪了。

  毕竟大孙从未跟沐英有过交际,对于沐春,也就是沐英安葬的时候,可能见过。

  但那个时候,大孙还没有入宫呢,自然谈不上有什么关系。

  目前麓川的关键,其实不在于打或者不打,朱元璋的本意,如果大孙没有提出,其实还是不想打的。

  倒不是说忌惮云南有所变化,而是在朱元璋看来,目前的云南已经够大了,再大一点小一点,根本不是关键的问题。

  而且有麓川这些小国临近,给予云南也是有所压力,加上本身对于境内土司的复杂性,从而使得沐英一系的子孙,只能把精力放到治理上面。

  而且朱元璋也知道,自己信任沐英,甚至是沐英之子沐春,可不代表自己的子孙,也会有一样的信任。

  当沐英子孙把云南治理好后,朱元璋知晓,自己的子孙,肯定不会让其独大的。

  自然会有制衡的手段。

  有些事情,不单单只是看现在,更看将来。

  朱英闻言回道:“孙儿自然是没见过西平候的,不过孙儿另有其他的想法,所以才会认定要打麓川,孟艮两国。”

  朱元璋好奇问道:“孙儿便是说说,到底是怎么想的。”

  朱英回道:“麓川,孟艮,澜沧,安南四国,临近我大明,其中四国之外,更有占城,兰纳,素可泰,大城,阿瓦,白古等众多国家,颇为混乱复杂。”

  “如今我大明开放海禁,东南一带的国家,正好是处于西洋地区。”

  “孙儿早有想法,待倭国那边初步平定之后,由我大明组建一海上船队,下西洋行贸易之事,扬我大明国威于四海之外。”

  “所以才会有今日之想法。”

  朱元璋闻言便是知晓,大孙这是想对整个西洋下手,从中得取利益,扩大大明疆域。

  安南驻扎的五万大明精锐,就是最先埋下的一颗钉子。

  朱元璋思索一番后说道:“现如今大明最为缺少的,并非是对于疆域的扩大,而是缺乏管辖地方的人才,包括其忠心问题,这些大孙当是要多多考虑。”

  朱英点头回道:“孙儿便是想着,这些地方其实并不算贫瘠,早前允炆便就提出,想要去占城就藩,孙儿已是同意。”

  听到说朱允炆要去占城,朱元璋微微一愣,这倒是他没想到过的事情。

网页版章节内容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

“沈兄!”

  “嗯!”

  沈长青走在路上,有遇到相熟的人,彼此都会打个招呼,或是点头。

  但不管是谁。

 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,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。

  对此。

 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。

 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,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,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,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。

  可以说。

  镇魔司中,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。

 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,那么对很多事情,都会变得淡漠。

 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,沈长青有些不适应,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。

  镇魔司很大。

 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,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,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。

  沈长青属于后者。

 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,一为镇守使,一为除魔使。

 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,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,

网站即将关闭,下载爱阅app免费看最新内容

然后一步步晋升,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。

  沈长青的前身,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,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。

  拥有前身的记忆。

 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,也是非常的熟悉。

  没有用太长时间,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。

 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,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,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,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。

 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,偶尔有人进出。

 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,就跨步走了进去。

  进入阁楼。

 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。

 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,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,但又很快舒展。

 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,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。

请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爱阅小说app 阅读最新章节。

笔趣阅为你提供最快的大明皇长孙更新,第461章:朱英的应对免费阅读。https://www.xbiquyue.net